欢迎光临济南市嬴秦文化研究院,今天是: 天气预报:
详细内容

当前位置:首页>> 莱芜历史 >> 莱芜历史

历代经传史书和地方志中 关于“嬴”的记载条目索引

历代经传史书和地方志中

关于“嬴”的记载条目索引

(74条80处)

 

嬴,作为莱芜境内一地名,在中国独一无二。它不仅仅是地名,在尧舜以前,它是族名;大禹时期,它是国名;商周两代,它是邑名;秦至唐代,它又是县名。在历代的经、传、史书以及地方志、碑刻、家谱中有哪些有关嬴的直接记载呢?试辑录如下,以供参考。

战国前:

1、“公会齐候于嬴”(杜注:“嬴,齐邑,今泰山嬴县”。)

[《左传·桓公三年(前709年)》]

 

2、(前515年)“吴季札使齐,其子死,葬嬴博之间”

[《礼记·檀弓下》]

3、“公会吴子伐齐,五月克博,壬申(9日)至于嬴”

[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(前484年)》]

 

4、“公孙宿以其甲兵入嬴”

[《左传·鲁哀公十五年(前480年)》]

 

5、(前314年)“孟子自齐葬(母)于鲁,反于齐,止于嬴”

[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,]

 

6(前284年)“嬴、博之间地裂及泉”

[《战国策》]

汉代:

7、“遣其将击俊战于嬴下”

[《史记·田儋、灌婴列传》《水经注·汶水》]

 

8“佐舜调驯鸟兽,鸟兽多驯服,是为柏翳,舜赐姓嬴氏”

[汉,司马迁《史记·秦本记》]

 

9、“秦之先为嬴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”

[汉,司马迁《史记·秦本记》]

 

10、“嬴有铁官”

[《汉书·地理志》]

 

11、东汉建武四年(公元28年),汉将陈俊与齐之张步“战于嬴”。

[《后汉书·陈俊传》《东观汉记·列传五》]

 

12、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(公元56年)改元中元,大赦天下,免嬴、博、梁父、奉高四县田租。

[《后汉书·帝记第一下》光武帝、《后汉书·志·祭祀上》]

 

13、东汉元和二年(公元85年)春,帝刘东巡至泰山,“柴告岱宗”,至奉高祀汶上明堂,立行官于汶阳,“诏免博、奉高、嬴三县租赋”。

[《后汉书·章帝记》]

 

14、永寿二年(公元156年)“尚书选三府掾能理剧者,乃以韶(韩韶)为嬴长”。

[《后汉书·列传》第五十二]

 

15、东汉建安元年(公元96年),曹操表奏,因“泰山郡界广远,宜分五县为嬴郡”

[《三国志·蜀志·糜竺传》《三国志集解》卷三十八]

 

16、汉献帝时(公元189—220),泰山郭祖等依山为寇,剽掠近县,曹操使泰山太守吕虔督青州诸郡之兵,讨其于嬴淄之境。

[《三国志·吕虔传》]

 

17、曹魏建立后(220年),嬴县、牟县、莱芜县等11县同属兖州泰山郡。

[《三国魏书·文帝记》]

 

18、“汶出西南,经嬴县古城南”

[郦道元《水经注》]

 

19、“嬴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儿冢。”

[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引《从征记》]

 

20、在嬴县条下注有:“马耳山祠、汶水出焉、唐阜、嬴(故城)、铜冶山”

[《魏书·地形志》]

 

21、西晋建立后(公元265年),嬴县、牟县、莱芜县等11县同属兖州泰山郡。

[《晋书·志·地理上·兖州》]

 

22、南朝宋永初元年(420年)嬴、牟等8县同属兖州泰山郡。

[《魏书·地形志》]

 

23、刘宋末年(公元479年),嬴、牟等6县同属兖州泰山郡。

[《魏书·地形志》]

 

24、“凡所征熊、盈(嬴)族十有七国”“三叔及殷,东,徐、奄,熊、盈(嬴)以畔”

[晋,孔晁注《逸周书·作   解》]

 

25、北齐承光元年(公元577年)北周灭齐,嬴、梁父等五县归东平郡。

[《周书·五帝记》]

 

唐代:

26、“嬴县古城,在博县东百里许。”

[唐,李泰《括地志》]

 

27、“至长安四年(704年),又于废嬴县置莱芜县”

[唐,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·乾封县》]

 

28、“又有北汶、嬴汶、柴汶、牟汶、浯汶”

[唐,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·乾封县》]

 

29、“遂□莱芜令,□贵荣亲,政先修已,乃驰想嬴博、 走影泗沂”。

“夫莱芜者,即古之嬴城,长安之初,分置其县”。

“莱芜古城,昔之嬴县”。

[唐景龙三年(709年)立在莱城北蔡镇的《佛顶圣陀罗尼幢铭》]

 

30、“我先生在后东汉,□皇唐马丘彩嬴,绛□而去”

[唐贞元八年(792年)御史韩翊撰《唐安期先生祠记》,清宣统《莱芜县志·金石志》载:]

[宋,罗泌《路史·后记七》]

 

宋代:

31、“居于姚墟者赐以姚(舜),居于嬴滨者赐以嬴(少昊)。姬之得赐,居于姬(黄帝)水故也;姜之得赐,居于姜(炎帝)水故也。故曰因生以赐姓。”

[郑樵《通志·氏族略·氏族序》]

 

32、“能驯鸟兽,知其语言,以服事虞夏,始食于嬴,为嬴氏”

[宋,罗泌《路史·后记七》]

 

33、“嬴:  也,翳能  (繁)物而封,汉县,隶泰山。后魏复置于莱芜,唐入博城,所谓嬴博,今兖(兖州)之莱芜,本齐邑。”

盈,“嬴之枝”。

[宋,罗泌《路史·少昊嬴姓国》]

 

金代:

34、莱芜有:“肃然山、安期山,嬴汶水、牟汶水”

[《金史·志·地理中》]

 

元代:

35、“莱芜古嬴是己,灸齐鲁之遗风”

[明嘉靖《莱芜县志·文章志·碑刻》元延五年(1318年),前莱芜知县李利用撰《和公(和道)德政碑》]

 

36、“泰山之东百二十里有县曰莱芜,北面曰嬴城县。”

[今存元至元四年(1267年)立在寨里镇,由奉高高又玄撰文的《重修金堂禅寺之记》碑]

 

37、“今夫莱芜、古之嬴邑,实奉高之麓,瞻仰之近又非他邑可比。”

[嘉靖《莱芜县志·文章》载:元大德五年(1301年)李利用撰《东岳行宫重修记》]

 

38、“古嬴南二十五里凤凰(山)之傍,曰仙人堂”。

[明嘉靖《莱芜县志·文章志·碑刻》载:元至正二年(1342)立《重修安期真人观》记]

 

39、“其张道源乃门第(长春子丘处机)之达者,勤苦立志,务内悲外,常跣不履,时有赤足之名。一日持钵东游至嬴之东方五十里原山之阳、汶水之上”。

“同知山东冶司、西郓李公享甫尚其事,嘱冷掾嬴城孙文焕、道门提点坚然子沉志坚、赴泰山求予文。”

“铭曰:嬴之东,棋岩宫,汶水石、原山中。”

[元郑执中《重修棋岩洞真宫》碑文,民国《续修莱芜县志·金石志》载]

明代:

40、“莱芜县盈(嬴)城郡”

[明正德年间,万福山石佛洞《石佛像赞碑》]

 

41、“毅然自振,效陶朱致富之法,不数年蓄资巨万,甲第连云,沃壤锦接,为嬴邑称首。”

[明万历四年《明故寿官汶北毕公(毕玉)墓表》,载毕氏家谱]

 

42、“余惟今之莱芜,即古之嬴邑也。”

[明嘉靖《莱芜县志·文章志·碑刻》载:正德间儒学训导毛冕《老君堂记》]

 

43、“嬴城之南,汶水萦盘,龙山雄峙,峰壑巉岩”

[明嘉靖二十年章丘李开先撰《医学训科董君(敬)墓志铭》]

 

44、“莱芜,古之嬴地”。

[明嘉靖二十六年《莱芜县志·沿革》]

 

45、“城南五里有祠曰:嬴山古迹”

[明嘉靖二十六年《莱芜县志·文章志·碑刻》载:林建邦撰《复仙人堂记》]

 

46、“余阅篆古嬴”

[明嘉靖《莱芜县志》载:知县陈甘雨《仙人堂仿瘗鹤故事瘗子兆科记》文]

 

47、“我少渠夫子,以进士出宰嬴城”。

[明嘉靖《莱芜县志·跋》熊兆跋]

 

48、“君入嬴三岁,修敝茸颓,率有成绩。”

[明嘉靖《莱芜县志》陈甘雨序]

 

49、“独抱瑶琴傍古嬴”

[民国《续修莱芜县志·艺文志·诗》载:明嘉靖间雪蓑子《哭空贤弟俚言二章》(二)]

 

50、“莱芜,古嬴也。”

[历城太学生殷士儋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所撰《邑丞王公(王宗义)去思碑》,康熙《莱芜县志·艺文》载]

 

51、“亓,始不能祥其实,传闻洪武初有自淮止嬴者。”

“友有郭姓者,携家赀至嬴”

[明嘉靖四十二年章丘李开先撰《醒斋亓处士墓志铭》]

 

52、“嬴县之东北有山名曰:望夫”。

[明万历六年(1578),圣水庵《三教堂记碑》]

 

53、“寺切近嬴城,迄西南三十里,地名曰:圣井”

 [明万历十一年(1583),嬴城郡游学张福茂书《重修圣井寺记》碑]

 

54“六愚居士,太守守身公之子也,嬴著姓,家世业儒。”

[明王藩墓志铭]

 

55、“盖读东汉书而知范史云(范丹)韩仲黄(韩韶)两公者,嬴人皆俎豆之。”

[康熙《莱芜县志·艺文》载:吴来朝撰(万历间)《郭公祠碑记》]

 

清代:

56、“蕞尔嬴城环碧峋,西来岱麓汶之滨”

[清康熙新修《莱芜县志·艺文志·诗赋》载:莱芜进士程云《赠赤松钟明府(知县钟国义)》诗]

 

57、“维岁次癸巳(顺治四年),是为古嬴今董君讳国臣者,治成之年。”

“有如太翁毅然为之倡,而嬴之民从风而靡,而服行教化之明效矣。”

“期年,天子察其贤能,授嬴令。”

[顺治年间新泰知县卢重修千佛寺记]碑,康熙《莱芜县志·艺文》载]

 

58、“莱芜自成周乃东鲁之邦,战国归于齐,为嬴邑。”

[康熙《莱芜县志·艺文》载:钟国义(康熙三年任)《县治厅壁记》]

59、“公,嬴博之望族兮”

[乾隆六年贡生、云和知县·莱芜魏云程颂监生朱厥楹]

 

60、“其嬴城东偏,有葫芦山一座,汶水环抱,秀耸特出”。

[乾隆七年举人吴敬修撰《创修葫芦山文昌阁碑记》]

 

61、“莱芜古嬴地,圣贤辙迹之经所,遗风遗韵,千载昭然”。

[乾隆二十四年莱芜知县邱恩荣撰《重修文昌阁碑记》]

 

62、“从大人以游宦兮,至嬴博之故墟”

[清乾隆间栖霞牟愿相《思家赋》]

 

63、“兹惟嬴博之微地,旧隶齐鲁之中央”

[清乾隆间栖霞牟愿相《祭莱芜令陈公文》]

 

64、“当年只合嬴城住”

[清乾隆年间栖霞牟愿相《见古嬴张十二(张鼎文)》诗]

 

65、“数传之后,人丁更旺,绅衿辈出,亦嬴邑一望族也”。

[清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董干祯《董氏族谱序》]

 

66、“公家居嬴博,学贯钤,风倾一巷”。

[咸丰十一年知县殳恩鉴《毕公(毕维地)祠记》,民国《续修莱芜县志》载]

 

67、“李氏为嬴城望族,其始祖自明初由安丘迁莱芜,名人辈出。”

[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吕传诰撰《例封文林郎李公(鸿渐)传》,五修李氏族谱载]

 

68、“先生古嬴之处士也,姓郭讳生瑞”。

[光绪贡生吴嘉懿《郭氏易注序》,民国《续修莱芜县志·艺文志》载]

 

69、“东来岱岳向牟嬴,迤逦孤峰向北城。”

[清盛符井《登矿山诗》]

 

70、“我续桑经作水考,嬴城千古一经流。”

[清张梅亭《汶水》诗]

 

中华民国:

71、“今乃于思安公得之夫,公者,嬴北汇上人也。”

 [邑庠生曹佩纯撰《太学生李公(讳钦明、字思安)行述》民国六年(1917年)续修《李氏族谱》]

 

72、“将驻车岱岳,迂道博嬴,采岱麓之榛苓,捧汶河之鲂鲤”。

[民国九年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于恩波撰《亓老伯母吕太夫人(亓因培之母)八秩寿序》]

 

73、“嬴故城,在今县治西北四十里城子庄也。”

[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《续修莱芜县志》]

 

74、“公,太学生,印鸣岗,字凤谐,嬴北望族也。”

[邑庠生王连亨撰《太学生乡饮大宾凤谐(李)公(光绪三十二年贡生)生传》]

 

(尹承乾辑录)

 

尹承乾 男,19534月生,山东省新泰市人。大学文化。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。毕业后从事过技术、档案、行政管理、统一战线、政协文史等工作。1987年被聘为馆员职称。曾被吸收为中国档案学会会员、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国家级评审员。担任过市级档案职称初、中评委会评委,市级新闻出版系列职称初、中级评委会评委,市级地方志编委会委员,市级档案学会副会长,市级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。1997年被吸收为山东省年鉴学会常务理事。系莱芜市政协第五届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。现任山东省莱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,《莱芜年鉴》主编。该同志从事档案工作期间,主编了《泰山历史纪年》一书,参编了《泰安市档案馆指南》并获山东省档案优秀成果二等然。从事政协文史工作后,主持同山东省政协文史委员会联合编辑出版了《莱芜战役纪实》一书,获全国政协文史书评三等奖,全省政协文史书评一等奖,全市首次社科成果一等奖;主编了《莱芜矿冶》文史专著,获全省政协文史书评二等奖、全市社科成果二等奖;负责承办了山东省十二市地政协书画展览,主办了莱鞠战役纪念馆陈列展览,现已成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所负责的文史委员会于1996年被评为全省政协文史工作先进单位。从事地方史志工作以来,除领导、规划、指导区域史志工作之外,主编了地方性综合年鉴《莱芜年鉴》,已编纂出版1997年卷、1998年卷和1999年卷三卷,其中1997年卷已获国家新闻出版署“1997年度国家书刊印刷优质图书1998年卷已获山东省年鉴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。主笔撰写了《中国长城年鉴》1998年卷莱芜市稿、《中国龙典》(山东卷)莱芜市稿。


济南市嬴秦文化研究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44741号-1
地址:济南市莱芜区人民防空大楼307室 电话:0634-6077278 邮箱:laiwuyqwh@163.com 网址:www.yingqinwenhua.cn